手机

密码

注册 忘记密码?
百度搜索
百度搜索与生命词典搜索比较
物质科学
标题摘要内容
宇宙信息​
生命起源​
新旧农业
生命天文​
地球系统​
桌面时钟_在线极简时钟同步

05
10
15
20
25
30
35
40
45
50
55
60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生命空间​
环境气候​

Time is the cause of the combined matter.

Time is like a motionless vacuum.

I am life and time is in my genes

lt is time that gives birth to me, and space

that bears me.

生命材料​
健全健康​
生命能源​
宇宙演化​

精彩文章



Latest news center

唯物辩证法轰然倒塌
来源: | 作者:全球思想家委员会 王灏儒 | 发布时间: 420天前 | 54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唯物大厦·轰然倒塌
王灏儒说:依据天地人合思想,唯物与唯心都是片面的人生观。生命是心,身体是物,无心无生命而“唯”物“唯”身体,就是一具活尸体了。


唯物大厦·轰然倒塌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闵家胤说:“唯物论”(=唯物主义)果然不是对应西文直译出来的

而是由跟西周(Nishi)同时代的一个日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意译出来的。

王灏儒说:依据天地人合思想,唯物与唯心都是片面的人生观。

生命是心,身体是物,无心无生命而“唯”物“唯”身体,就是一具活尸体了。



可悲的人类以唯物主义做“基础”道路塌陷,唯物大厦轰然倒塌

人阴阳不平衡就要生病,肉体也如同机器缺乏了润滑油被磨损,人体是硬件(物体,躯壳),生命是软件(灵魂,灵界),软硬结合,才是平衡。但人只追求那地上硬件儿的东西,却忽视了那(生命)软件儿的东西。人(唯物主义)天天都想阳物质,忽略了想阴物质,人体阴阳不平衡,使内体的生命一天天枯竭。

人体是阳,生命是阴,人体是硬件,生命是软件,人若只顾补充硬件的身体不补充软件的生命,人就会死亡。人缺了软件,一刻都不行,软件缺乏时间一长,人体就瓦解了。


序言

在探讨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宇宙奥秘的过程中,唯物与唯心两大观念长久以来占据着主导地位。然而,随着研究的深入,我们开始质疑这些传统观念的稳固性。本书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唯物与唯心的局限性,揭示生命的真实面貌,以及我们如何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和谐与平衡。通过重新理解物质与生命的关系,我们可以迈向一个更加全面、深刻的认识,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带来真正的变革。

定义

唯物主义:一种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,精神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的哲学观点。然而,本书指出,这一观念的根基并不稳固,源于历史上的误译。

唯心主义:一种认为意识或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,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和反映的哲学观点。本书亦指出,唯心主义同样存在局限性,无法全面解释生命的本质。

生命炁息:本书中提出的概念,指的是生命的本质和活力,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桥梁。这一概念旨在帮助我们理解生命与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。

宇宙生命学:一种避开传统唯物与唯心观念,致力于揭示自然宇宙奥秘的新学科。它强调生命与物质的统一,提倡从整体、动态的角度去认识世界。

简介

本书通过全球思想家委员会的成员王灏儒和闵家胤的观点,深入剖析了唯物与唯心的局限性。他们指出,传统的唯物与唯心观念都是片面的,无法全面解释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。为了弥补这些观念的不足,他们提出了生命炁息和宇宙生命学等新概念,旨在帮助我们从一个更加全面、深刻的角度去认识世界。

读后感

读完本书后,我深感震撼和启发。传统的唯物与唯心观念曾让我对生命和宇宙的认识陷入困境,而本书中的新观念则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。通过理解生命炁息和宇宙生命学的概念,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与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,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。这些观念不仅让我对生命和宇宙有了全新的认识,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、深刻的视角去看待世界。

操作

本书提供了许多新的观念和思考方式,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观念,我建议读者采取以下操作步骤:

  1. 深入阅读本书,理解并消化其中的新观念和新概念。可以多次阅读,并与他人讨论,以加深理解。

  2. 将这些新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,观察它们如何改变你对世界和生命的认识。可以尝试记录自己的体验和感受,以便回顾和总结。

  3. 尝试将这些新观念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相结合,探索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。例如,在科学研究、哲学思考、艺术创作等领域中寻找新的启示和可能性。

  4. 与他人分享这些新观念,引发更多的讨论和思考。可以通过社交媒体、学术研讨会、讲座等方式,将这些观念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。

通过以上操作步骤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书中的新观念,从而开启一个更加全面、深刻的认知之旅。





唯物大厦·轰然倒塌

作者:全球思想家委员会 王灏儒

自唯物辩证法提出以来,它一直被视为人类思想的重要基石。然而,经过深入剖析,我们发现这个基石其实并不稳固。唯物辩证法,它的根基竟然来自于一个日本人的误译。这不禁让我们深思,我们一直以来所依赖的观念,是否真的经得起推敲?

王灏儒指出,根据天地人合思想,唯物与唯心都是片面的人生观。生命为心,身体为物。如果只强调物质或身体,而无心、无生命,那么人就如同活尸体一般。人类过度追求物质,忽视生命的价值,导致阴阳不平衡,疾病丛生。人体是硬件,生命是软件,只顾硬件而不顾软件,生命便会枯竭。

辩证法并没有错,错的是将其与唯物主义结合的观念。辩证法的三大规律——对立统一规律、量变质变规律、否定之否定规律——具有普遍性,是极限本质的联系,也是最高程度的抽象。但当我们尝试将这清晰的辩证法与模糊的唯物相结合,便出现了问题。因为唯物这个词,本身就没有稳固的根基。

为了真正通达两个世界,我们需要培养自身的灵性,消除主观偏见。观念不正的人,必然生活在昏暗之中。为了走出这昏暗,我们必须培养一个通达的灵性。

在天地人合的思想指导下,我们深入探究了唯物与唯心的局限性。生命,是心之所系;身体,则是物的象征。若舍心而执物,弃生命而唯身体,那便如同一具失去了灵魂的活尸体。





。闵家胤,1942年生,四川重庆人,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导,哲学硕士,研究方向是系统科学和马克思哲学。本文原标题是《浅议Materierlism和Idealism的汉译》,但考虑到一般读者看到Materierlism和Idealism二个单词不容易引起联想,吸引不住眼球,不如直接用“唯物主义”和“唯心主义”作标题,读者一看就会引起联想,引发关注。


闵家胤不仅在国内有着卓越的学术成就,还曾先后在荷兰自由大学、英国牛津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。他对唯物主义的根本不存在有着独到的见解,并为此撰写了《唯物大厦·轰然倒塌》一文。

唯物主义,这个看似坚不可摧的理论基石,其实源自一个历史的误会。正如闵家胤所言,唯物主义并非直接从西方引入的译词,而是由一位与西周(Nishi)同时代的日本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意译而来。这也为我们揭示了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:它既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,也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。

王灏儒则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阐释了唯物与唯心的片面性。他认为,生命与身体的关系就如同软件与硬件的结合,缺一不可。然而,人类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,往往忽视了生命的平衡与软件的补充。这就像一台缺乏润滑油的机器,虽有再好的硬件也难以持久运转。人体也是如此,若只顾着身体的保养而忽略了生命的滋养,最终只会走向生命的枯竭。

全球思想家委员会的王灏儒还对辩证法提出了新的见解。他指出,辩证法本身是正确的,但当它与“唯物”相结合时,就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。这不仅是因为“唯物”一词源于误译,更因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——对立统一规律、量变质变规律、否定之否定规律——普遍性极高,揭示了极限本质的联系。培养自身的灵性,是我们摆脱主观偏见、通达两个世界合一的关键所在。唯有如此,我们才能从昏暗的境界中解脱出来,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平衡。



全球思想家委员会王灏儒 评:


辩证法没有错而“唯物辩证法”的唯物没有根基,唯物辩证法一词就无法存在了。唯物一词来自日本人的误译。


全球思想家委员会王灏儒  评说:


因为唯物唯心的观念都是建立在偏面的基础上的。人的观念不正,必然处在昏暗的境界里。昏暗中的人所行的事不违背这一面,就违背那一面。人要达到与两个世界合一,就必须培养一个通达的灵性。

人类社会的变革,以唯物主义来看,只承认眼观、耳听,手能摸到的东西。从唯心史观来看,否定了眼能观、耳能听,手能摸的物质世界,不能把有形物质与无形或隐形物质有机地结合起来。使很多的信仰者仍产生了偏面的唯心史观。以上两种观点都不完善,唯物不叫唯物,唯心不叫唯心。

宇宙的生命作为,不能用机械唯物主义的概念去推想,他如同人的生命作为一样,千奇百怪,无法测度。宇宙生命学,是避开现有的唯物与唯心观念,劈开一条新路径,去揭开自然宇宙的奥秘。

既然唯物唯心“双子塔”轰然倒塌,尽管唯物与唯心相互对立,毕竟的唯物与唯心在支撑着这个世界,唯物唯心两无我们人类怎么活?

请看下文,这边风景独好

地球在为人类献肉献骨献血,动物与植物也在为人类献肉献骨献血。人类除了使用地球与动植物的身体筋骨血肉外,别无它为。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概念是错的。人类不承认生命世界与至高无上的生命,是要吃大亏的

生命炁息是物体的原基。物体又是生命的代表符号。世界上除了生命与身体以外,就无话可说。世界上凡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,那只不过是生命的符号。世界上凡看不见,摸不着的物质,那就是生命与生命炁息。世界上不论是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都是一个生命的整体。世界上只有身体与生命两大类:人类反正只是对身体感兴趣,对生命来说,漠不关心,甚至否认生命的存在。

宇宙的生命作为,不能用机械唯物主义的概念去推想,他如同人的生命作为一样,千奇百怪,无法测度。宇宙生命学,是避开现有的唯物与唯心观念,劈开一条新路径,去揭开自然宇宙的奥秘。





辩证法三大规律,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。这三个辩证法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。这是黑格尔在《逻辑学》中首先阐述出来的,恩格斯则将它从《逻辑学》中总结和提炼出来,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。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,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。


        闵家胤,1978—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学习,研究方向是系统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,获哲学硕士学位。1981—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原理室做研究工作,曾任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和研究室副主任,2003年退休。他的研究方向是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,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,以及文化哲学。他曾在荷兰自由大学、英国牛津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。

学术成果

长期担任国际广义进化研究小组成员,其学术期刊World Futures(《世界未来》)编委,以及中国《系统科学学报》编委。他还是研究全球问题的国际布达佩斯俱乐部中国分部主席。目前他仍在从事国家和院重点研究项目的研究和撰写的工作。

《进化的多元论——系统哲学的新体系》(专著)

《阳刚与阴柔的变奏——中国的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》(主编)(中、英文版)

《全息隐能量场和新宇宙观》(主编)

翻译和主持翻译出版20本书,发表中文论文50篇,发表英文论文15篇。

学术讲座:《社会文化遗传基因研讨会》、《社会-文化遗传基因(S-cDNA)学说》

   培养自身的灵性,靠着清心的途径去开始。人的清心化为自己的意识时,就是消除自身的主观偏面。世上的人,大多是主观偏面的。因为唯物唯心的观念都是建立在偏面的基础上的。人的观念不正,必然处在昏暗的境界里。昏暗中的人所行的事不违背这一面,就违背那一面。人要达到与两个世界合一,就必须培养一个通达的灵性。

阴阳平衡法里,既不唯心,也不唯物。唯心是失去平衡,唯物同样失去平衡。

物质是阳性,生命是阴性。键盘鼠标是物质,物质是阳性,是硬件;程序代码是信息,信息是阴性,是软件。仅仅唯物,仅仅重视键盘鼠标阳性硬件,不重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,是一台死机,没有程序没有代码,纵然有程序与代码不重视必然换乱,计算机乱码,一是死机,二是废铜烂铁一堆。


辩证唯物主义,唯物辩证法可以看成是“真理”,事实上唯物二字的出处本身就是“一个日本人的错译”的词汇。人类已经进入美国末日飞机俄国末日飞机中国末日飞机,挪威世界末日种子库,中国末日种子库。人类的后事已经准备停当,是“唯物辩证法”——“真理”起到了致命的效应。

唯物辩证法——真理。真理不是人杀人的逻辑——国国都在唯物辩证法——国国都在军备——战争,杀人,毁灭——是各讲各的理——是对立是邪理。真理是合真理不是杀。

唯物辩证法轰然倒塌,取而代之的是,天意是宇宙的最高统治机关,天意是宇宙的总督。习近平的天人合一宇宙观是值得院士多多学习,多多研究,多多领悟的——大道。

走天地人合的大道——学天地人合思想——入道理法标准委员会——助世界儿童教育大学——是人人的刚需。

全球思想家委员会发布

2023年2月25日



以下文章出自:我多年的好友,中科院博士生导师 闵家胤之笔


所以,反“伪科学”对于中国,在最好的情况下就是让中国的科学在原地踏步,最坏的情况就是让中国的科学倒退,因为人家前进,你原地踏步就是在倒退。此外,反“伪科学”也有背于党中央提倡和鼓励文化创新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时代精神。

  浅议Materialism和Idealism的汉译

  在哲学的全部术语中,除“哲学”本身之外,“唯物主义”和“唯心主义”无疑是最重要的两个术语。最近因为研究和写作的需要,笔者对这两个术语做了重新审视,结果发现它们的汉译很可能是有问题的,似乎有提出来重新思考的必要。

  当然哪,中国哲学界采用“唯物主义”和“唯心主义”这两个称谓已经100多年了,早就用俗了,用惯了,似乎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。可是,静观西文原文,“唯物主义”英文为“materialism”,法文为“materialisme”,德文为“materialismus”,西班牙文为“materialismo”,其余也都是这样大同小异。在这些构成相同的西文词汇中,都只有“material”(物质)和“-sm”(主义)两个语素,全然没有“only”(唯)这个语素冠于词前。同样,“唯心主义”英文为“idealism”,法文为“idealisme”,德文为“idealismus”,西班牙文为“idealismo”,其余也都大同小异。在这些构成相同的西文词汇中,也都是只有“idea”(理念)和“-sm”(主义)两个语素,也都是没有“only”(唯)这个语素冠于词前。再反观中文冠于词前的这两个“唯”字,顿觉突兀,分明是在汉译过程中译者加上去的。这一加,当然就增加了诸西文原文本词没有的意思。仔细想一想,这是不是误译或至少是不准确的翻译呢?


  再进一步考虑,“material”一直汉译“物质”,没有问题。由柏拉图最早提出来的“idea”,汉译曾经有过“观念”、“思想”、“理念”、“概念”等不同的译法,现在终于趋同译成“理念”了。这样一来,在汉语哲学术语系统中,由于“material”译“物质”,相应地“materialism”就应当译“物质主义”;同理,由于“idea”译“理念”,相应地“idealism”就应当译“理念主义”。这种新的译法既合乎逻辑,又理顺了哲学术语系统,还符合西文原词的构成,更重要的是消除了汉译增加的两个“唯”字及其语义

  大家都知道,日中两国的文字是相通的,日文大量采用汉字。日本是太平洋当中的岛国,是汉字文化圈的外围,门户开放早,先于中国引进西方学术。中国是大陆国家,是汉字文化圈的核心,门户开放晚,后于日本接触西方学术。是故最早赴日本留学的中国学人,就便取材,便大量直接采用日本学界对西方学术用语的汉字译法。就我所知,中国哲学界采用的“唯物主义”和“唯心主义”正是直接引进的日文译法,而这日文译法我猜是套用中国六朝和唐代学者翻译佛经梵文的语素“摩怛剌多”用的那个“唯”字,如“唯心”、“唯识”、“唯识论”、“唯识宗”(参看《辞源》(合订本),第0286页,中华书局,北京,1988年。)。可是,我猜得对吗?日本人这么套合适吗?

 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查阅了德国的汉学-日本学家李博(WolfgangLippert)的专著《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》(李博:《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》,第240-242页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北京,2003年。)据该书记载:

  “'Materialismus'(=Materialism)在现代日语里的对等词是'yuibutsu-ron唯物论',它是由Nishi同时代的一个人创造的;1882年的时候,日语词汇中就已经有这个词了,这一点可以由Ei-WajiiII(《英和字彙》)证明。这个词由两个语素构成,'yui'就是'只有','butsu'符合中文语素'物',最后又从汉语借用了构词成分-ron(论),加在名词后面,用来表示哲学和思想学说以及理论。”

  “我们可以推测,'yuibutsu-ron'是按照其反义词yuishin-ron唯心论(idealismus)被创造出来的。yuishin-ron这个词也是在明治维新时期产生的,它源自于唐朝初年中国的佛教翻译经书。'Yuishin'(汉语即'唯心')由'yui''仅仅'和'shin''精神'两部分构成,它指的是佛教当中把精神看作是惟一现实的一种思维方法。由于中国人认为,日本的新词'yuibutsu-ron'恰好可以表达'Materiualismus'这个概念,所以就在1900年前后将它借用过来,从此就有了汉语的'唯物论'。

  “但是,在20世纪当中,'唯物论'这个旧词渐渐被'唯物主义'取代,因为,人们认为用'-主义'来译'-ismus'似乎更加贴切。”

  这几段引文果然印证了我的猜测的正确性:

  (1)“唯物论”(=唯物主义)果然不是对应西文直译出来的,而是由跟西周(Nishi)同时代的一个日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意译出来的;

  (2)他在意译这个词的时候比照“唯心论”把这个词造成是“唯心论”的反义词,而“唯心论”则是中国唐朝人翻译佛经时的用词;

  (3)日文“yuibutsu-ron”(唯物论)这个词实际是“三节棍”:“yui”源自梵文,“butsu”源自日文,“ron”源自汉文。

  (4)上世纪初的中国学人根本没对照西文独立思考和独立翻译,而是按照“拿来主义”从日文拿过来就用。

  待这两个日译术语进入中国思想界之后,更有甚者导出“哲学史上的两军对垒”,进而用“唯物主义”和“唯心主义”划线;凡被戴上“唯物主义”桂冠的中外哲学家都是进步的和伟大的,凡被扣上“唯心主义”帽子的哲学家都是反动的和渺小的。这样一来,古今中外哲学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早有定评的伟大哲学家,大部分都成了“反动的和渺小的”;许多没有多大影响的二三流哲学家都上升成“进步的和伟大的”,而持二元论的哲学家则经常被嘲笑为“摇摆不定”。最后,“唯心主义”还成了帽子、棍子和刀子,不但用来打击哲学家,还用来打击自然科学家——当然是阻碍了哲学创新和科学创新,以及国外科学创新成果的引进和应用。

  既然是这样,我们当然要继续追问:日本人用印度佛学解西方哲学恰当吗?采用日译的汉译加上两个“唯”字得出的“唯物主义”和“唯心主义”比西文原来没有“Only-”(唯)这个语素的“Materialism”和“Idealism”更准确和更全面地概括了西方哲学史上的诸多派别吗?更进一步,我们是不是应当建议西方哲学界在西文原词前面都加上“Only-”这个语素呢?--但我担心人家会反骂一句:“岂有此理!”笔者才疏学浅,不懂梵文,不懂日文,不通佛学,既不是哲学史专家,又不是译名术语专家,所以回答不了这些更细更深的问题,在此仅以这篇短短的“浅议”就教于大方之家。





全球思想家委员会王灏儒,承接,答复《国务院大科学12问 》的答案。这里抛砖引玉愿与中国生命科学学院联手攻克世界难题。
国务院大科学12问如下:1、物质科学2、宇宙演化3、生命起源4、地球系统5、环境和气候变化6、健康7、能源8、材料9、空间10、天文11、农业12、信息。


全球思想家委员会回答:国务院大科学12问中的——生命起源:

生命的起源,由元炁而来,物体的起源,也由元炁而来。宇宙中不存在生命以外的物质与物体。


拿人类所用的物质来说,它们也完全来自于地球的身体。而地球是一位生命体,人类所用的所谓“物质”,只不过是挖取的地球身体上的筋骨而已,人类把从生命体上挖取下来的筋骨,就认为是物质,并把它们与生命分割开来。


实际上,宇宙中的诸般物质都是从生命体中分割下来的。人类把从生命体上分割下来的筋骨,道化成了一个物质世界,并用这个“物质”世界(唯物主义)否定了一个根本性的生命世界。人类若仔细想一想,你用的哪一样物质不是母亲身上的筋骨呢?人类争来争去,夺来夺去,弄来弄去,不过是在玩弄争夺与奢用母亲的筋骨。人类的物质生活,就是一个啃吃吸取地球母亲筋骨与精血的生活。人类的这种生活,等于成了母亲身体上的蝼蚁与活蛆。总有一天会把这位母亲糟蹋死


人类要认识清楚,宇宙中不存在什么单纯的物质世界,一切都是生命,一切都是生命的物。




生命有了起源,物体才得以诞生。生物在宇宙里宠起,人类才藉着生物诞生。人类与各物的关系,纯属一个生命关系,不存在任何的物质关系。因为各物质,都是各生命物的身体与筋骨。人若认为世界上有物质关系,那只能叫做身体筋骨与血液的交换关系。人体以外的物质,都是地球的筋骨。人体以内的物质,都是自己的筋骨。世界上,除了地球的筋骨以外,就是人与动物植物的筋骨,哪有个什么物质世界呢?


全球思想家委员会   发布人:王灏儒